文章详情

白酒不同酿酒原料有什么特征

04-16     浏览量:52

  白酒,以粮谷、薯类、糖蜜等原料,经液态发酵、蒸馏成食用酒精的工艺路线、再经串香、勾兑、调配而成的白酒。目前有调香法、串香法和固液结合法,或者相互移植、渗透而生产的多种工艺,在白酒的酿造过程中原料不可缺少,且不同原料形成不同风味特征,快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1、白酒酿酒原料不同,风味不同

  对于同一种粮食,有不同的品种,不同品种也会影响酒的风格。浓香和酱香白酒,尤其是四川浓香型白酒和贵州的酱香型白酒在酿造时多强调所用高粱为本地糯红高粱,认为糯高粱品种出酒率高,酒质好。而北方多产粳高粱,酿酒时多用粳高粱,清香型大曲则认为直链淀粉含量高的非糯性品种好。

  原料品种对白酒风味的影响还体现在通过曲药的作用。传统大曲多以小麦为原料进行生料制曲,而小麦有硬质小麦和软质小麦之分。由于软质小麦的胚乳结构疏松,呈石膏状,在润料中更容易吸水,疏松的质地也更利于制曲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因此,相对于硬质小麦,软质小麦是制作曲药的优质原料,这又会为酒带去特有的风味。

  2、酿造原料不同,香气不同

  原料对白酒风味的影响还体现在原料直接带来的香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粮香,例如高粱的一些香气,通过这种工艺方法被直接“蒸入”白酒之中。单粮酒特有的风格就是高粱香气,而五粮融合有高粱的清香、糯米的浓纯、大米的饭香、玉米的甘冽、小麦的麦香等,让复合的粮香在酒中加以呈现。

  粮食、酒曲、稻壳在窖池内要停留相当一段时间,发酵过程中它们的许多香气成分受到破坏,但不可能受到完全破坏,同时也要散失、转变、转移等。粮食、酒曲、辅料对白酒的香气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例如当蒸糠不好时,白酒的糠味就突出,蒸粮不好,白酒中会出现生粮味突出。

  从上面的分析看到,酿酒原料对白酒风味的贡献如此之大,从本身的成分和结构对酿酒过程的影响,到以曲药的形式发生作用,还有直接以粮食的香气影响酒的风味。

  3、白酒的酿造用什么原料

  相对于大米、小米、小麦和玉米,高粱产生的酯的种类更多,酿酒酵母在高粱培养基上的共有酯类也更多,而酯是白酒主要的呈香物质。这一定程度上从理论说明了“高粱产酒香”的道理。此外,从结构和成分上分析,高粱在蒸煮后疏松适度,粘而不糊,含有的单宁和花青素等色素成分,经过蒸煮和发酵后衍生出香兰酸等酚元化合物,赋予白酒特殊的芳香。

  酿酒用玉米是子实部分,由于玉米子实含有的脂肪较高,尤其是胚芽部分。如果使用带有胚芽的玉米酿造白酒,发酵时生酸快、生酸幅度大,并且脂肪氧化后的异味会带入白酒影响酒体风味。因此,实际生产中使用去掉胚芽的玉米子实。玉米子实部分含有较多的植酸,在发酵过程中被分解为环己六醇和磷酸,磷酸能促进甘油的生成,环己六醇具有明显的甜味,因此玉米酒较为醇甜。相对于高粱酿酒,玉米的半纤维素含量较高,可利用发酵的淀粉相对少,出酒率不及高粱。生产中一般不单独使用玉米酿酒,而是与其他粮食混用,并且用量较少。

  大米的淀粉结构疏松,易于糊化,质地纯正,蛋白质、脂肪和纤维素含量较少,使得以大米为原料酿成的酒较净。正是由于“大米产酒净”,米香型白酒感官描述中才有“醇甜、爽冽”。相较于大米,糯米的淀粉含量高,并且几乎全是支链淀粉,可能由于糖苷键的多样使得水解后的物质多样和微生物代谢生成物质更趋多样,体现在酒体上就是微量的风味物质层次明显,从而让糯米酿得的酒更显绵甜。

  小麦蛋白质的组成以胶原蛋白和麦谷蛋白为主,这些蛋白质在一定的温度、酸度条件下发酵,通过微生物和酶被降解为小分子可溶性物质,生成酒体中的呈香呈味物质,使酒的香气浓郁。但可能由于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产生的香味物质存在混杂的情况,使得在单纯以小麦为原料酿成的酒的香气比较分散不聚合,不呈现幽雅柔和而是冲的感觉。

  正是由于不同种类粮谷对白酒风味贡献不同,这也酿酒企业也才在酿酒原料选择中同时使用多种粮谷,有使用五种粮食,甚至还有使用九种粮食的,汲取每种粮谷的优势,弥补相互间的不足。同时,也随生产经验的积累逐步踢掉会对酒的风味带来不利影响的原料。比如五粮浓香原来使用过荞麦,但因去壳不尽而使酒呈苦涩味,故现在改用小麦。

  4、白酒的酿造,不止原料,还要酒曲

  以淀粉原料生产白酒时,淀粉需要经过多种淀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进行发酵的糖,这样才能为酵母所利用,这一过程称之为糖化,所用的糖化剂称为曲(或酒曲、糖化曲)。曲是以含淀粉为主的原料做培养基,培养多种霉菌,积累大量淀粉酶,是一种粗制的酶制剂。

  目前常用的糖化曲有大曲(生产名酒、优质酒用),小曲(生产小曲酒用)和麸曲(生产麸曲白酒用)。生产中使用最广的是麸曲。此外,糖被酵母菌分泌的酒化酶作用,转化为酒精等物质,即称之为酒精发酵,这一过程所用的发酵剂称为酒母。酒母是以含糖物质为培养基,将酵母菌经过相当纯粹的扩大培养,所得的酵母菌增殖培养液。

  5、酿造白酒,需要什么步骤

  (1)、原料粉碎

  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据原料特性,粉碎的细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过20孔筛者占60%以上。

  (2)、配料

  将新料、酒糟、辅料及水配合在一起,为糖化和发酵打基础。配料要根据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气温、生产工艺及发酵时间等具体情况而定,配料得当与否的具体表现,要看入池的淀粉浓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适当,一般以淀粉浓度14~16%、酸度0.6~0.8、润料水分48~50%为宜。

  (3)、蒸煮糊化

  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杂菌。蒸煮的温度和时间视原料种类、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压蒸料20~30分钟。蒸煮的要求为外观蒸透,熟而不粘,内无生心即可。将原料和发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时进行,称为''混蒸混烧'',前期以蒸酒为主,甑内温度要求85~90℃,蒸酒后,应保持一段糊化时间。若蒸酒与蒸料分开进行,称之为''清蒸清烧''。

  (4)、冷却

  蒸熟的原料,用扬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却,使之达到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若气温在5~10℃时,品温应降至30~32℃,若气温在10~15℃时,品温应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温不再下降为止。扬渣或晾渣同时还可起到挥发杂味、吸收氧气等作用。

  (5)、拌醅

  固态发酵麸曲白酒是采用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工艺,扬渣之后,同时加入曲子和酒母。酒曲的用量视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为酿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为总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养酒母用)。为了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在拌醅时应加水(工厂称加浆),控制入池时醅的水分含量为58~62%。

  (6)、入窖发酵

  入窖时醅料品温应在18~20℃(夏季不超过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压的紧,也不能过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积内装醅料630~640公斤左右为宜。装好后,在醅料上盖上一层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层糠。发酵过程主要是掌握品温,并随时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残留量的变化。发酵时间的长短,根据各种因素来确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当窖内品温上升至36~37℃时,即可结束发酵。

  (7)、蒸酒

  发酵成熟的醅料称为香醅,它含有极复杂的成分。通过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级醇、酸类等有效成分蒸发为蒸汽,再经冷却即可得到白酒。蒸馏时应尽量把酒精、芳香物质、醇甜物质等提取出来,并利用掐头去尾的方法尽量除去杂质。

  由此可知,白酒酿造常用的五种粮食对白酒风味呈现有各自的贡献,实践证明“高粱产酒香、玉米产酒甜、大米产酒净、糯米产酒绵、小麦产酒冲”。各种粮谷原料成分的差异,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作用下发生的生物、物理和化学变化生成不同的风味物质,从而让酒体体现不同的风格。

相关推荐